



十一月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日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
29 | 30 | 31 | 1 | 2 | 3 | 4 |
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
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
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 25 |
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1 | 2 |















外部变量申明的一个错误
C++中的外部变量不是类型安全的变量。
File: sub.cpp
-
// the string to print
-
char str[] = "Hello World!\n";
File: main.cpp
-
#include <iostream>
-
-
extern char *str; // the string to print
-
-
int main()
-
{
-
std::cout<< str << std::endl;
-
return (0);
-
}
在这里,str被认为是一个指针,程序运行到那儿,读其地址前4位,而前4位是“Hell”,不是一个地址,所以出错。
关于文件格式的两个链接
文件格式大全:http://www.moon-soft.com/program/FORMAT/
标准MIDI文件格式:http://www.daxia.com/list_1702.shtml
MIPS处理器设计透视-080403
跳转指令:
- 最小操作码字段是6位,跳转目标可以用26位来寻址,又因为指令是4字节对齐,最低两个有效位(least significant)不需要存储,所以地址空间是:228=256M。
- 条件分支跳转只有一个带符号的16位PC相对偏移域,同样,跳转范围是218字节大小。
MIPS处理器设计透视-080402
为每条指令都分配MEM阶段(从数据缓存中读/写 内存变量)是为了保证同一时刻不会有两条指令都去访问数据缓存。
MIPS指令集的规定:
- 所有指令都是32位的。—>条件转移限制在64KB(216)范围内。
—>装入任一32位值需两条连续指令。
—>跳转指令中的目标地址常数用26位编码(MIPS指令里,最小的操作码字段是6位)。 - 指令操作必须符合流水线,必须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完。
- 3操作数指令。
- 32个寄存器。
- 寄存器0($0)总是返回0。
- 无条件标志的代码。
编址及内存访问:
- load/store必须对齐:字节在任何地址都可以被传送;半字必须按偶数字节对齐;字必须按4字节边界对齐。
信号量和同步互斥
进程的互斥与P、V操作
一、临界资源
什么是临界资源:任何时候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为临界资源。
什么是临界区: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段为临界区。
例如:
代码段1
-
a = count;
-
a--;
-
count = a;
代码段2
-
b = count;
-
b++;
-
count = b;
为临界区,count为临界资源。
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一次只能有一个进程进入,其他进程等待。
进入者必须在有限时间内退出。
等待者应该有机会进入。
二、信号量
信号量的结构模型:(S,Q)
在2.4.x内核中,信号量数据结构定义为(include/asm/semaphore.h):
-
struct semaphore {
-
atomic_t count;
-
int sleepers;
-
wait_queue_head_t wait;
-
#if WAITQUEUE_DEBUG
-
long __magic;
-
#endif
-
};
信号量操作:
1) 初始化
2) P操作
a) S--
b) if(S < 0) 在Q队列中睡眠
else 进入
3) V操作
a) S++
b) if(S <= 0) 唤醒一睡眠进程(等待队列中有进程在睡眠)
else 继续
P操作可以理解为申请资源,V操作可以理解为释放资源,在2.4.x内核semaphore结构中,count是资源计数,为正数或0时表示可用资源数,-1表示没有空闲资源且有等待进程,至于等待进程的数量并不关心,实现中依赖了sleepers,比较复杂,但好处是是up操作非常简单,只需汇编原子地将count加1,如果小于等于0表示有进程等待,调用__up_wakeup() --> __up(),否则返回。linux中的实现可以到arch/i386/kernel/semaphore.c中看到(2.4.x kernel),__down()和__up()。
信号量实现:
用ITRON的一个简单实现<An ITRON Implementation>做为例子。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代码,关于信号量(semaphore)的P/V操作,有计数器控制和等待队列。
SEMCB(semaphore control block)结构中有id,队列,计数器等成员。
-
OS_AcquireSemaphoreTimeOut()
-
{ ...
-
lock()
-
semcb->semcnt-- // counter --
-
if(semcb->semcnt < 0)
-
{
-
make_wait() // make current task in wait state
-
queue_insert_tpri() // insert by priority to the semaphore's
-
//wait queue,which is a circular queue
-
}
-
unlock()
-
...
-
}
-
-
OS_FreeSemaphore()
-
{ ...
-
lock()
-
if(semcp->semcnt < 0)
-
{
-
wait_release_ok()
-
|
-
-> wait_release() // release a task from wait state
-
}
-
semcb->semcnt++ // counter ++
-
unlock()
-
...
-
}
注:V操作中S先加1再判断是否小于等于0和先判断是否小于0再加1是等价的。
注:在这个实现中,semcnt值不仅正负分别表示资源空闲或有进程等待,其绝对值也是有意义的,为负时值代表等待的进程数,为正或零时值代表空闲的资源数。
三、同步互斥模型
S=1
A
-
P(S)
-
临界区
-
V(S)
B
-
P(S)
-
临界区
-
V(S)
生产者消费者问题
(生产者计算生成数,消费者打印之。)
1个生产者1个消费者,缓冲buf为1
2个信号量实现模型:put = 1 get = 0
A
-
计算x
-
P(put)
-
buf = x
-
V(get)
B
-
P(get)
-
y = buf
-
V(put)
-
打印y
1个生产者2个消费者,缓冲buf为1(2个消费者一个打印奇数一个打印偶数)
3个信号量实现模型:put = 1 getj = 0 geto = 0
A
-
计算x
-
P(put)
-
buf = x
-
if(x为奇)
-
V(getj)
-
else
-
V(geto)
B
-
P(getj)
-
y = buf
-
V(put)
-
打印y
C
-
P(geto)
-
y = buf
-
V(put)
-
打印y
这个模型比较直观,但是用了3个信号量。在计算出x后判断其奇偶再"V"不同的信号量。
如果只使用2个信号量如何实现,生产者计算出x后直接"V"一个信号量,2个消费者取出后判断是否打印还是不于理会。
2个信号量实现模型:put = 1 get = 0
A
-
计算x
-
P(put)
-
buf = x
-
V(get)
B
-
P(get)
-
y = buf
-
if(y为奇)
-
{
-
V(put)
-
打印y
-
}
-
else
-
V(get)
C
-
P(get)
-
y = buf
-
if(y为偶)
-
{
-
V(put)
-
打印y
-
}
-
else
-
V(get)
1个生产者1个消费者,缓冲buf为m
2个信号量实现模型:put = m get = 0
A
-
计算x
-
P(put)
-
buf[t] = x
-
t = (++t) % m
-
V(get)
B
-
P(get)
-
y = buf[k]
-
k = (++k) % m
-
V(put)
-
打印y
N个生产者M个消费者,缓冲buf为m
4个信号量实现模型:put = m get = 0 T = 1 K = 1
A
-
计算x
-
P(put)
-
P(T)
-
buf[t] = x
-
t = (++t) % m
-
V(T)
-
V(get)
B
-
P(get)
-
P(K)
-
y = buf[k]
-
k = (++k) % m
-
V(K)
-
V(put)
-
打印y
四、删除一个信号量
删除一个信号量,系统应该释放一些资源。如果无进程在等待此信号量,处理比较简单。
如果有进程在等待此信号量,如何处理这些进程,有人说kill,但我看到的一个实现是唤醒。
除进程之外,这个等待队列也需要释放,否则会造成内存泄露。
不仅是删除一个信号量,在系统中当删除某个资源时,会释放等待队列的所有task。
OS_DelFlag --|
OS_DelMessageBuffer --|--> call wait_delete(QUEUE *) --> OS_DelSemaphore --|
-
while()
-
{wait_release();...} // release all tasks blocked on specified wait queue
五、由来
为什么敲打这么个东西。因为有个自主实现的基于ITRON的OS需要测试。在测试其信号量资源时我补充了一个测试用例,即当有进程在等待一个信号量时删除此信号量系统会有如何反应。基于此,先给测试人员做了presentation介绍信号量及同步互斥模型。然后粗略地看了看linux 2.4.x,ITRON和ucLinux三个系统的P/V操作和删除信号量的实现。因工作繁忙没有深入研究,简单整理一下用了两个小时边解bug边偷闲着输入完。然后steedhorse帮忙做了检查,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讨论,改了一些错误,在此感谢。
有的问题我不是很清楚,希望看了后能提出来大家讨论。
Non-Preemptive Kernel
非抢占(Non-Preemptive)内核中如果任务不主动放弃,就不会被其他的高优先极任务抢掉对于CPU的控制。一个ISR可以使一个更高优先级的任务进入等待运行状态,但ISR总是返回被中断的任务。如图:
①低优先级任务(LPT)执行;
②低优先级任务被中断;
③执行中断服务例程,使高优先级任务(HPT)就绪;
④中断服务例程返回到被中断的低优先级任务;
⑤低优先级任务继续执行;
⑥低优先级任务放弃CPU;
⑦高优先级任务运行。
这个比较简单,而非抢占内核的其他优点也都好理解。可书上有这么一句话:非抢占内核的一个优点是中断等待时间通常比较低。什么是中断等待时间?
往后翻10页,书上又写:中断等待时间=中断被禁止的最长时间量+在ISR中开始执行第一个指令的时间。
这个式子我看了大约五分钟。又翻回前面那句话反复默念。然后我决定认为自己理解了。一个任务在执行,收到一个中断,而这时中断有可能是被禁止的,一直到中断重新被打开,CPU保存现场环境到堆栈,跳转到ISR。所谓“中断被禁止的最长时间”的意思是从收到中断到开中断这一段时间。而保存CPU现场后才开始执行ISR,那么保存现场的这个时间是不是包含在中断等待时间内?从上面的式子看是的。
但是又来个式子:中断响应时间=中断等待时间+保存CPU状态的时间(非抢占内核)。
糊涂了,什么是“在ISR中开始执行第一个指令的时间”?
问题出在哪?出在ISR。开中断后,ISR即接管,保存现场的动作是ISR做的,中断等待时间就是从收到中断到ISR接管的时间,然后保存现场,然后开始执行用户代码,到这时是中断响应时间。对于抢占内核,保存完现场后要调用一个内核函数,通知内核一个ISR在处理并允许内核记录中断嵌套的情况,所以前面说,非抢占内核的一个优点是中断等待时间通常比较低。
非抢占内核最大的问题是响应时间。一个就绪的高优先级任务可能要等待不可预期的一段时间才能运行,所以实时内核多是抢占内核。如图是抢占内核的情况:
①低优先级任务执行;
②异步事件使任务中断;
③响应异步事件,运行中断服务例程,使高优先级任务就绪;
④中断服务例程返回到高优先级任务;
⑤高优先级任务执行,直到它被中断转向执行优先级更高的任务;
⑥高优先级任务结束,内核切换到低优先级任务;
⑦低优先级任务继续执行。
深入理解Linux内核-080327
文件访问权限附加标记(用在可执行文件)。
suid(set user id):进程执行一个文件时通常保持进程拥有者的UID。如果设置了suid标志位,进程就获得了该文件拥有者的UID。
sguid(set group id):进程执行一个文件时保持进程组的GID。如果折纸了sgid标志位,进程就获得了该文件组的ID。
当进程创建一个文件时,文件拥有者的ID就是该进程的UID。其组ID既可以是进程创建者的GID,也可以是父目录的GID,取决于父目录sgid标志位的值。
深入理解Linux内核-080326
Unix的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当前的工作目录,它属于进程执行上下文(execution context)。
不允许给目录创建hard link,这可能会把目录树变为环形图,从而不能定位文件。
只同一文件系统中的文件间可创建hard link。
MIPS处理器设计透视-080326
MIPS体系结构具有独立的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。CPU可同时获取指令和读写内存变量。
安装卫星天线时计算方位角和仰角
输入:本地经度,本地纬度,卫星经度。
输出:卫星天线的方位角,仰角。
需要数学库的支持,可调整M_PI的精度。
-
void do_calculate(float local_longititude, float local_latitude, float satellite_longititude, float * orientation, float * evaluation)
-
{
-
float temp1, temp2, ori, eva;
-
-
local_longititude = local_longititude/100.0/180.0*M_PI;
-
local_latitude = local_latitude/100.0/180.0*M_PI;
-
satellite_longititude = satellite_longititude/100.0/180.0*M_PI;
-
-
ori = atan(tan(local_longititude - satellite_longititude)/sin(local_latitude))/M_PI*180 + 180.0;
-
-
if (ori < 0)
-
*orientation = (INT32)(ori * 100.0 + 360);
-
else
-
*orientation = (INT32)(ori * 100.0);
-
-
temp1 = cos(local_latitude);
-
temp2 = cos(local_longititude - satellite_longititude);
-
-
eva = atan((temp1*temp2 - 0.15)/sqrt(1 - (temp1*temp1*temp2*temp2))); // 0.15127
-
-
if (eva < 0)
-
*evaluation = (INT32)((eva/M_PI*180 + 360) * 100.0);
-
else
-
*evaluation = (INT32)(eva/M_PI*180 * 100.0);
-
}
-
豆瓣验证
doubanclaim21efc1da816c3afe